編劇與AI的愛恨情仇

當創意遇上AI,我們是否在重演盧德運動?

探討美國作家協會(WGA)如何透過罷工來應對科技變革。文中回顧了WGA歷次罷工的背景與成果,特別是對新科技如錄影帶、有線電視、DVD和串流媒體的反應。最新的焦點是對AI創作技術的挑戰,包括對使用AI於劇本創作的限制和對AI生成內容版權的爭議。文章反映了WGA從擁抱科技的成長型思維轉變為對當代科技進步持批判態度的轉變。
Google Bard Imagen

我「媒」意見- Vol 1

「我媒(沒)意見」是自我解嘲,提醒自己在資訊洪流前要謙遜。在充滿聲音的年代,先沉默是智慧。透過簡潔的圖表和直白結論,我旨在標示新聞後的潮流,同時留下空間,讓讀者自行解讀。希望給在混亂中尋求洞察力的讀者一扇小窗。 今天要分享:Google圖像生成與兒童節目導入AIGC的案例。
Artists' Dillema Today

從AI到復古,藝術家的新戰場

數位時代容量近乎無限,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,迫使藝術家重新思考敘事美學。現代媒體的「降頻」現象反映出人們對信息簡化的渴望。藝術家需探索新策略,以適應信息過剩的世界,同時保存「人」的痕跡。重新定義藝術在數位時代的角色至關重要,不僅對藝術家,對於所有在信息洪流中尋求意義的人都是挑戰。
人類溝通進化史

超載美學:人類敘事極限的探索

人類叙事從喉嚨進化到現代數碼時代。科技進步拓寬表達界線,但過去媒介信息容量有極限,今天則不再如此,超載美學於是過時。當今人追求降頻而非超載,面對流媒體洪流,傳統美學需轉變。這是一場叙事革命,藝術家務必跟上時代,否則或難適應。